公司注册后需要开通电子税务局,绑定公司法人并核定税种,分配所属税务机关。由于税务会自动登记,公司在成立后会自动启用税种。如果企业未开通电子税务局,则无法报税,逾期会产生罚金。长期未申报的企业将被列为异常经营户。

在我国税法规定中,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在30日内进行税务登记的申办。未按时进行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将责令其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面临罚款。对于办理了营业执照但超过3个月未进行税务登记或信息补录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将列入黑名单,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控。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该法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等,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需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法律条款和规定需要遵守。

除此之外,公司在注册后还需要完成财会制度及核算软件的备案、办理存款账户账号报告、网上申报及签订三方协议、申领发票、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等事项。新注册的公司无论是否新业务都需要进行纳税申报。购买增值税防伪税控专用设备和每年交的技术维护费可以在增值税中抵减。

公司注册后,会计需到税务局完成记账报税的任务。其中包括办理税务报到、每月记账并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等。在完成公司注册后,还需注意提供一名会计的信息并核定企业缴纳税金的种类、税率、申报税金的时间及企业税务专管员等事项。

记账报税的具体流程包括准备各种帐页、建立总帐帐户和明细帐户、启用帐簿、建立税务登记等。公司在办理营业执照后一个月内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并当月开始申报各种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等。

公司办理税务登记的要求包括在领取营业执照、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或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承租人也需要在签订承租合同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在全国实施三证合一后,虽然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了一证,但企业需要补充完整信息才能进行纳税申报和发票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