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拥有创业的自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公职人员不得经商办企业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但国企员工并不属于此列。国企员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注册自己的公司的。

从法律视角来看,国企在职员工注册公司是完全可行的。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并无明确禁止国企员工注册公司的条文。每个公司都会在合同中注明相关规定。若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写明了保密和竞业限制等条款,那么开设与本单位相关联或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将受到限制。

关于注册公司的具体事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注册资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并需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依据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有特定情形的人员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对于国企的正式在职职工而言,他们完全有资格自己注册公司并担任法人。注册公司时,需准备相关的注册资料,包括个人资料、注册资金、拟订的注册公司名称、公司经营范围、租房房产证及租赁合同、公司住所、股东名册等。只要符合国家注册公司法人的相关流程和必备资料,便可以到工商局进行注册。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法律上没有明确禁止国企员工注册公司,但仍然建议员工在决定创业前仔细阅读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以免违反竞业限制等规定,导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或影响现有的工作。如果员工的劳动合同中有关于不得设立公司的约定,那么设立公司的行为可能会引发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

国有企业员工并不等同于国家公职人员。公职人员是指具有国家公职身份或其他从事公职事务的人员。而在企业任职的员工一般不被视为公职人员。除非是带着公职人员编制到企业任职的特殊情况。

在注册国企公司方面,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要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要求;需有合适的公司名称、地址和注册资本;还需提交相关材料并经过审批流程。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成功注册为国企公司。

国企员工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放心地注册自己的公司。但在此过程中,务必注意遵守合同中的相关条款,避免违反竞业限制等规定。在注册国企公司时,也要满足一系列条件,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和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