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而言,一些企业正在规避其应承担的责任。作为企业(公司)的员工,我们需要交纳社保五金,并承担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例如外卖途中的风险)。这些风险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联关系(体现在企业与员工的合同或协议中)。但如果员工都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或个人公司,那么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就转变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企业就不再需要承担社保五金及相关的风险。这种做法是企业为了规避责任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战略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企业员工需要增加收入和待遇。一些企业为了规避责任,避免承担自身的负担,选择不配合国家的战略部署。例如,某些知名平台如美团就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通过让员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类似于两个公司之间的合作。这样,企业就不需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交纳社保,也不需要承担工伤或其他员工安全责任。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员工个人办理个人工商营业执照呢?这是因为个体户只能经营法律允许的行业,注册个体户后,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生产经营厂。个体工商户是指有经营能力并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操作实质上是企业推卸责任。虽然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避税方式,即通过把工资发放转变为对个体工商户的业务外包费用来减少社保支出和税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并不稳固,可能今天被税务局认可,明天就不被认可。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个体户营业执照的注册需要标准地址和做账报税等。具体的操作还需要看合同的具体条款。

从法律角度分析,如果员工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并与公司签订承包合同,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当公司面临巨额债务问题时,个人可能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是因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如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个人财产,就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在选择这种操作方式时,需要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经营,都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如果业务规模较小,可以选择注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如果业务规模较大,则需要根据公司法规定注册公司。这是法律规定的,任何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需要遵守。企业和员工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该共同遵守法律法规,实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