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云南的怒江大峡谷?这片被誉为云南最后的净土的秘境,为何鲜有游客踏足呢?让我为你分享我的亲身经历和看法。

一、交通不便:怒江之旅的初步挑战

怒江,这片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土地,交通状况令人堪忧。没有机场、高速公路,也没有火车通行。除了昆明至六库的公路状况较好外,怒江州内的道路路况堪忧,道路狭窄,且雨季时经常遭遇塌方、落石和泥石流等危险。这样的路况,使得旅行团望而却步,只有自驾或背包客愿意挑战。

二、地理位置偏远:怒江的“隐身术”

怒江位于滇西北,靠近中国和缅甸、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处,是常被忽略的云南自治州。州府六库距离云南省会昆明需要八个多小时的车程,而到达各大景点也需要漫长的时间。现在六库到贡山县的怒江沿线都在修路,经常堵车,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原始之美的代价

怒江的旅游景点多处于待开发或原始状态,各项设施尚不完善。这里的生活条件艰苦,没有区间车、购物街、购物店、酒吧一条街等娱乐设施。夜晚静谧,只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这种原始纯朴的状态,让习惯于享受旅游设施的游客感到不适,也让很多有依赖性的游客不敢前来。

怒江大峡谷这片未被过度开发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一、原始纯朴未被过度开发

怒江的原始纯朴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很多云南的景点已经商业化,但怒江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让人感受到真正的旅游乐趣。

二、独特的民族风情

怒江的民族风情非常独特,几乎每个村都有堂,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方之一。独特的民族特色如独龙族的纹面习俗等,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三、绝美的景色

怒江的景色也是一绝。例如独龙江、老姆登村、知子罗和丙中洛等地,都是风景绝美的地方。行走在公路上,仿佛行走在云端,让人流连忘返。

怒江大峡谷虽然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但其原始纯朴、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绝美的景色,依然吸引着真正热爱旅游、热爱体验的人前来探秘。从丙中洛往西藏方向走,会先经过重丁教堂,这是怒江地区非常有名的教堂。继续前行,会看到石门关,再继续走,就能看到雾里村。雾里村早上经常云雾缭绕,很多人为了拍日出时的雾里村,会一早从丙中洛到雾里村的对岸守候。如果想进村,只能走怒江上面悬崖峭壁上开辟的茶马古道,否则只能在江对岸远远眺望着雾里村星星点点分布的吊脚楼里升起袅袅炊烟。

雾里村继续往西藏方向走,就可看到与西藏交界的秋那桶村,这里有客栈,有些人会选择在秋那桶住一晚,看秋那桶的日出日落。可看到山顶或山腰处零零落落地分布着一两户木屋,早晚时分会升起炊烟,犹如世外高人隐居的地方。

怕有些人不看中间文章,这里再提醒下:怒江州六库到贡山段正在修路,经常走走停停,晚七点到早七点禁止通行。独龙江现在处于封闭期(2017.10.1-2019.9.30),禁止外地车辆进入,本地车辆可以通行。

怒江正在修建美丽公路,修成后将出现新滇藏线,从昆明到六库,经怒江大峡谷到丙中洛,穿越丙察察到然乌,与318国道川藏线汇合。届时这条新滇藏线肯定成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相信会成为新的热门景点和热门进藏线。如果新滇藏线修好了,你会去怒江吗?

怒江是云南省的自治州,不是哪个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它是中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驻泸水市六库镇。境内除兰坪县的通甸、金顶有少量较为平坦的山间槽地和江河冲积滩地外,多为高山陡坡,可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不足4%。耕地沿山坡垂直分布,76.6%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可耕地中高山地占28.9%,山区半山区地占63.5%,河谷地占7.6%。州内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走向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依次纵列,构成了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

怒江州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闻名于世的高山深切割地貌。因受各种成因土因素综合影响,境内形成的土壤种类型较为复杂,怒江州共有11个种类、29个土属,55个土种,其中水稻土29个,旱地土35个,形成水平、垂直、区域性分布特点。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三个县(市)土壤偏酸,兰坪县土壤偏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钾元素丰富。

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江边,主要为赤红壤、红壤;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山区,主要为黄红壤、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的高山区主要为棕壤、暗棕壤。3000米以上,依次为灰棕森林土和高山草甸土。

驾车路线:全程约1092.4公里。起点:怒江州人民医院。终点:勐海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