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物业管理公司的创建过程

物业管理公司的创建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营业执照的注册和资质申报。营业执照的注册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需根据物业公司的等级来设定,初始等级通常为“暂定三级”(此等级现已取消)。此执照一年内有效,并在期间需要重新评级,否则资质将失效。从“三级”开始,三级的物业管理注册资金为50万元。在注册过程中,需先在工商局进行核名,随后完成工商登记、股权确认等一系列程序。这一过程相对繁琐,因此建议寻求专业的代理注册公司协助,他们可以处理相关手续,省却不必要的奔波。如若缺乏50万现金,这些代理公司还可以提供代堑服务,完成注册后则会抽走资金。在广东地区,注册一个50万的物业公司,包括代堑资金,大约需要10000元左右,只需提供必要资料,其他事宜可由代理公司一并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若通过代理公司注册并使用了50万的注册资金,这笔钱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代理公司在完成工商登记后,会抽走这部分资金。在财务管理上,公司股东需借出这50万元并留下借条,因为这笔钱实际上并未真正投入。这样做是为了在出现财务问题时能明确资金去向,股东需按股权份额承担相应的风险。

二、物业公司资质申报的条件和要求

对于三级资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注册资本至少50万元以上;拥有一定数量的物业管理、工程、财务等专业人员,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少于5人;物业管理专业人员需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委托的物业管理项目;建立并执行服务质量、服务收费等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同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系统。

新设立的物业管理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需提交一系列文件向所在地人民房地产主管部门申请资质。这些文件包括营业执照、企业章程、验资证明、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物业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劳动合同等。新企业的资质等级按照最低等级核定,并有一年的暂定期。

三、公司内部组织与架构

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设定需基于公司的经营方向。常见的架构类型有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混合型架构。不同的架构模式适应不同的服务市场,因此需要根据业务方向来设定不同的专业部门。内部组织机构与成本开支直接相关,因此需要认真核算成本。对于物业管理行业而言,人力资源的配置尤为关键,总部的支出应与项目收入分开核算。

四、物业管理的特殊性

物业管理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其人力资源配置讲究“内功”。总部人员配置与项目人员配套是两套独立的成本计算原则。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考虑三大支出:人力成本支出、固定成本支出和变动成本支出,这些支出都应遵循合适的比例。在策划人力资源时,既要配合公司的发展计划,又要遵循这些“阳光比例”。

五、物业管理的风险与挑战

1. 物业管理公司需要拥有或受托管理一定规模的物业,如上海市规定建筑面积须达到一定标准。

2. 注册资本要达到一定数额,例如上海市要求注册资金至少为一百万元以上。

3. 公司名称和公司章程需符合相关规定。

4. 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设施是必备的。

5. 必须有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

6. 经营范围必须符合国家法规政策。

7.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成立物业管理公司需准备哪些材料?

对于内资企业(包括国有、集体、股份合作),一般需要提供以下资质资料:

1. 主管单位对申请物业管理公司经营资质的审批报告。

2. 设立物业管理公司的可行性报告和上级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3. 详细的管理章程。

4. 公司法人代表的任命书或聘任书。

5. 验证过的资本证明。

6. 注册和经营地点的证明文件。

7. 持有或受托管理物业的相关证明材料。

8. 专业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或证书。

9. 其他相关材料。

三、物业管理公司的成立流程是怎样的?

在获得资质审批文件后,物业管理公司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具体流程如下:

1. 根据成立条件准备必要的材料和文件。

2. 向所在地的房地产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3. 在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企业名称登记、法人注册登记和开业登记。

4. 在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登记,并在公安机关(或授权单位)进行公章登记和刻制。值得注意的是,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根据企业的注册资本、专业人员在物业管理业绩等方面的表现,核定其资质等级。企业应根据核定的资质等级,承接相应的物业管理业务。

关于各资质等级的物业管理企业的条件:

一级资质:

1. 注册资本要求较高,需达到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

2. 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共计不少于三十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二十人,且工程、财务等业务负责人需具备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称。

3. 物业管理专业人员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